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寒门升官手札在线阅读 - 【130】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130】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刑部尚书见都察院和大理寺都不帮忙, 便上书至敬元帝跟前。

    ??敬元帝召来木庄和徐尧律, 一经询问, 木庄就将谢行俭所说的刑法有歧义一事跟敬元帝汇报了。

    ??《大敬律》是自敬元帝登基后, 命六部重新修订的, 眼下木庄说《大敬律》有歧义, 敬元帝立刻问歧义出在何处。

    ??木庄直言律法不妥之处就在挂田之上。

    ??刑部尚书哆哆嗦嗦的打开刑律书, 当即说这么安排就是为了让秀才、举人们能通过挂其他人的田赚点银子,并非是故意写错。

    ??木庄包装了一下谢行俭的话,请求敬元帝更改歧义, 不然占田案日后还会发生。

    ??敬元帝沉吟片刻,旋即召来各部大臣探讨一番后,这才命刑部尚书贴告示修改刑律, 要求秀才以及举人等挂田不可挂外姓之人田地, 挂田数目照旧,只一点, 一旦日后本家外的人将田挂在秀才或举人名头下的, 一概不算数。

    ??原来, 这场占田案受害的老百姓都不是秀才举人们的本家人, 全是外姓。

    ??敬元帝此条刑律颁布后, 读书人的利益没有损害, 但在读书人挂田上加了一道隐形枷锁。

    ??只许本家人挂,读书人日后再想占田就不太好意思了,最重要的是, 家族上有宗祠压着, 即便读书人真的要占本家人的田地,自有族规处置,用不着上升到衙门这来,衙门也能清闲下。

    ??占田案最终被敬元帝丢给刑部处理,待谢行俭听到解决结果时,时间已经到了十月初了。

    ??入了秋,北边的寒流越过远洲府直达京城,谢行俭身上的秋衣越来越厚。

    ??这一天,大理寺休沐刚好轮到谢行俭,他便约了魏氏兄弟来他家整理新一期考集,这段时间来,三人对出考级已经称得上得心应手。

    ??除了前期收集资料有点繁琐,后期出题压根费不了什么功夫。

    ??谢行俭离开了吏部考功司后,没机会再去接触科举卷,但这对谢行俭出考集来说,并不会造成什么不便利。

    ??主要是考功司里相关科考卷谢行俭都已经看过了,且每次回家他都将考卷默写了一份,谢行俭的书房里有一排书架,上面全是他抄录的科考卷子。

    ??三人想查阅资料,只需看书架上的卷子就行。

    ??考集照旧会让韩夫子把关,谢行俭提出分一成分红给韩夫子,不过被韩夫子推辞掉了。

    ??韩夫子不收银子没事,他每回从罗家书肆拿了分红后,都拿出一成银子买些时兴的吃食或者用的东西给韩家送去,算是感谢韩夫子最近半年来的照顾。

    ??魏氏兄弟是吃过饭来的,过来时还提了一根牛腿,说是前几天碰见宰肉牛的流动摊子,念起谢行俭说喜欢吃牛肉,便买了一根送过来,让王多麦用刀子削点出来,架火上烤亦或是拿来爆炒均不错。

    ??“这牛腿子肉紧实,”谢行俭拍了拍牛肉,笑道,“你们明日都不用当职,索性今晚留在我家吃晚饭,咱们几个吃点热荤,喝点酒暖暖身子?”

    ??魏氏兄弟欣然同意。

    ??三人呆在书房做考集时,王多麦和居三则在厨房切肉为晚饭做准备。

    ??手上的这份考集只剩收尾,约莫小半个时辰,三人就定了稿。

    ??搁下笔后,三人觉得呆在书房闷的慌,便各自披上大氅,沿着京城护城河外围闲走起来。

    ??秋风萧瑟,寒风鼓鼓,外边冷的很,河边长亭几乎都没人。

    ??三人坐了一会儿透透气后,就往回走。

    ??“小叔,”魏席坤突然喊,“你看那边——”

    ??谢行俭顺着魏席坤的手望过去,长亭位置偏高,从这往下看,隐约能看到北边城门口的情况。

    ??此刻北城门口跪了不少人,乌压压的一片,谢行俭小跑几步,靠近长亭外头正好连接北郊城墙,他手撑在城墙壁上,俯身往下望。

    ??原来这些人是之前占田案的城外老百姓,他们正在感谢皇上让举人们归还他们的农田。

    ??“行俭这法子真好,”魏席坤道,“如今这挂田有了讲究,读书人和老百姓之间的纠葛就会少很多。”

    ??谢行俭直起身子,拢了拢身上的大氅,他穿着这般厚的衣服还觉得抵御不住寒风,底下的老百姓却各个身穿单衣,嘴唇冻紫了都没反应。

    ??三人下了城墙往家走,谢行俭边走边叹气,“占田案本该严惩那些读书人的,然而皇上说此事不全怪读书人,便让他们归还农田就行,只说下不为例,哼,读书人,读书人,我瞧着他们读的书都进了狗肚子!”

    ??“但凡进过学堂的,先生第一节课就教导他们勿要欺辱穷苦百姓,才几年的功夫,一个个的就忘了当初读书的初衷,读圣人书,怎么天天抓着那些黄白之物不放,如若是自己辛苦赚来了便罢了,怎么能没良心到去敲打老百姓手里的零星银子……”

    ??魏氏兄弟闻言,脸色皆不太好。

    ??魏席时扯扯嘴角,道,“你也莫要气了,不良善的读书人毕竟是少数,为非作歹的读书人,即便日后当了官也不会长久,自有皇上收拾他们。”

    ??谢行俭紧绷的嘴角松了松,“也是,我这些天呆在大理寺看多了卷宗,遇事总是喜欢多想,烦躁的很……”

    ??魏席坤笑,“小叔历来有一颗操心的命,我听工部丈量土地的同僚说,刑部这回大改挂田律法,是大理寺卿木大人提出的建议,我一听内容,立马就想到了小叔,果不其然,还真的是小叔你跟木大人说的。”

    ??一说这个,谢行俭心情好了些许,“我向木大人提这个,主要目地是想挡住刑部没事就往大理寺丢囚犯的行为,经此一事,皇上日后再派三司会审,定然会细细的斟酌一下,不会因为刑部说解决不了,就直接推给大理寺。”

    ??魏氏兄弟又问了一些谢行俭最近在大理寺的情况,三人说说笑笑,约莫天快黑的时候才回到北郊院子。

    ??家里,王多麦和居三已经做好了晚饭,魏氏兄弟送来的牛腿太大了,也难为了两个大男孩在厨房忙活出一顿牛肉宴。

    ??王多麦找出一块小刀,将牛腿上的牛肉全剔了下来,挑了几块带脆骨的牛肉,伴着从雁平带来的山药和大茴香,炖煮了一锅脆骨牛肉山药。

    ??剔除出来的牛骨用斧头劈开,里头的骨髓用勺子挖出来,家里还有之前买的海鲜干虾,王多麦知道谢行俭喜欢吃鱼虾,便倒了一碗干虾丢在冷水里泡发。

    ??约莫一刻钟后,捞出来将虾头虾尾去除,随后将虾肉剁碎与牛腿骨髓搅和在一起,按照王氏教他的法子,汆了一锅牛肉虾丸。

    ??谢行俭进屋的时,立马就闻到了空气中飘散的浓厚肉香。

    ??“快快快,拿个垫子过来——”王多麦端着一锅牛腿骨汤上来,边跑边叫。

    ??谢行俭忙将桌裆上的抹布铺在桌上,王多麦放下窑罐后,烫的火红的手指立马捏住冰冷的耳垂。

    ??“这汤钝了一下午,你们先喝一碗热热身子。”王多麦招呼的给每人盛了一碗,“你们仨跑出去呆了半下午,身子冷,心口也冷,赶紧喝点热的,省的受寒。”

    ??牛腿骨熬的时间长,汤底亮白,入碗后再撒上一层葱花或是芫荽,甚是好喝。

    ??剩下的两盘牛肉菜端上桌后,谢行俭让王多麦帮他们温了一壶黄酒。

    ??几人就着牛肉,喝着酒,不知不觉夜色渐深。

    ??“小叔,”魏席坤给谢行俭斟了一杯酒,笑呵呵的举起酒杯,道,“自从六月间回了一趟家后,咱们几个都各自忙的很,今天这样闲散喝两盅的日子可少有的很,今个,侄儿敬你!”

    ??说着,双手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谢行俭暗道魏席坤醉了,忙起身拦下,“饮酒作乐要适当,别喝太多,等会头疼的紧。”

    ??“无碍!”魏席坤口齿不清的摆手,挣脱开谢行俭,笑的像个傻子,“侄儿能来京城,多亏了小叔……”

    ??说着人往前一倾,谢行俭眼疾手快的扶住魏席坤,魏席坤抱着谢行俭的腿,大笑三声,絮絮叨叨的开始讲自己的悲惨故事。

    ??什么迎亲被新嫁娘泼了热水差点毁容,什么自己上京没钱多亏了林邵白借银子给他,又什么为了求学身负巨债,没想到跟着谢行俭做考集不过一月的功夫,就偿清了债务……

    ??噼里啪啦的一顿说话,说到最后是又哭又笑,谢行俭腿被魏席坤抓的不放,他低头无语的望着高大威猛的魏席坤哭的像个孩子一样。

    ??好在魏席时没有醉,几人齐力将魏席坤手中紧拽的酒杯夺了下来,随后让居三将魏席坤背到了房间休息。

    ??男人们喝起酒来,吃饭的速度就会变慢,魏席坤下桌后,桌上的菜都还没怎么动,王多麦尝了尝,觉得牛肉有点冷,便让居三端去厨房,他热一热再盛过来。

    ??王多麦和居三去了厨房,桌上只剩下谢行俭和魏席时。

    ??两人相视一笑,举杯对酌了一杯。

    ??“堂哥他心里事儿多,”魏席时放下酒杯,道,“当初咱们仨从赤忠馆出来后,我去的户部,虽说每日累的很,但前途还算可以,行俭你就不必提了,小半年的功夫,就去了大理寺,在大理寺混的是如鱼得水。”

    ??谢行俭笑了笑没说话,他在大理寺其实并没有表面那么光鲜,当初还真的让木大人说中了,他心肠软,有时候看到残忍的一幕,他都是咬着牙硬生生熬过去的。

    ??大理寺的人铁面无心,不论是妇孺老人,亦或是点点大的孩子,只要关押在大理寺,几乎都尝尽了苦头。

    ??他知道有些小孩并不像表面那么单纯,可看着牢头举着烧红的铁烙,烫在小孩娇嫩的肌肤上时,那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声,揪得他心口如刀绞一般疼。

    ??他心有不忍,但他终究没让木大人失望,他一次都没有上前制止。

    ??在他内心有一把标尺,那就是犯了错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接受惩罚。

    ??不过,有关大理寺的这些难言之隐,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他习惯报喜不报忧,每每与魏氏兄弟见面,他都是挑拣大理寺的趣事和他们说一说,因此才让他们误以为他在大理寺过的很好的假象。

    ??魏席时望着杯中的浊酒,突然低低道,“堂哥很少醉酒,今天这样是事出有因。”

    ??谢行俭愕然,连忙问出了什么事。

    ??“工部的事呗,”魏席坤翻了个白眼,“工部不受皇上待见,这是你我皆知的事,堂哥他虽心思细腻,但手脚粗苯,在工部那种干精密手工活的地方压根讨不了好。”

    ??谢行俭暗暗点头。

    ??王多麦热好了菜,魏席时夹口菜吃起来,又道,“上个月,堂哥为了交差,总是忙得晚饭都顾不上吃……”

    ??“这样下去可不行!”谢行俭道,“咱们又不是正经的官员,何苦这么认真……”

    ??魏席时摇摇头,“堂哥说,工部和其他部门不同,他不做,有的是人抢着做,为了出头,谁也不甘心拱手让出自己的活……”

    ??谢行俭愣了愣,“等到了年底,让他回国子监吧,别时间长了将自己逼出了病。”

    ??“堂哥他也是这么想的,”魏席时道,“明年就是乡试大比之年,他担心乡试,反正工部那边做的又不顺心,堂哥说,他索性放一放,年后继续回国子监深造,好为明年乡试做准备。”

    ??“他能想通就不错。”谢行俭叮嘱道,“距离年底还有两月,你回去多盯着他,时不时的和他聊聊,两个月不长,忍一忍便过去了。”

    ??“不用你说,我也会开导他的。”

    ??魏席时笑着又敬了谢行俭一杯酒,突然道,“你在大理寺也累吧——”

    ??谢行俭闻言,扬了扬眉算是承认,只不过他没打算跟魏席时吐苦水。

    ??两人痛饮了一杯酒,一切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在酒里。

    ??酒过三巡,谢行俭见魏席时也有点醉意,便让居三驾车送魏氏兄弟回去。

    ??送走魏氏兄弟后,谢行俭坐在书桌前,发呆良久。

    ??乡试的书籍他都翻烂了,按理说明年乡试他是一点都不用担心的,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慌的很。

    ??这大概就印证了上辈子的一个说法吧。

    ??——淹死的多半是会水的。

    ??他担心明年乡试落榜的多半是他们这种有准备的人。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谢行俭默默的拿出四书五经,随后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无论大理寺有多忙,每日他都要抽出半个时辰温习四书五经。

    ??就这样日复一日,很快京城就迎来了喜庆的新年。

    ??今年照旧不能回雁平过年,谢行俭还是像去年一样,和魏氏兄弟几人过的年。

    ??年后,魏席坤和魏席时离开了六部,重返国子监读书,谢行俭也想离开大理寺,回国子监温习功课。

    ??然而,递交上去的折子被木大人按着迟迟没发下来。

    ??无奈,谢行俭只好一边在大理寺忙,一边抽空温书。

    ??时间转瞬来到六月,优监生的热假来临,谢行俭再次递折子,言明回平阳郡下场乡试,这回,木大人痛痛快快的给了准话。

    ??这次归家,谢行俭和魏氏兄弟一道走的水路,水路不绕弯,路上的日程缩短了好几天。

    ??路过淮安城时,谢行俭胆战心惊了两天,他生怕一不小心就遇见了向景向大人。

    ??直到离开淮安城,后知后觉的他这才想起来,向大人早在去年中秋,就已经入京述职去了,如今淮安城上的漕运总督早已换了人。